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理解把握教育、科技和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地位与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语境,深入剖析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时代价值、逻辑进路与实践路径,既是对新时代强国建设战略的积极探索,也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时代价值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充分验证的重要论断。深刻认识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把握其在高等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力革新、增进全民福祉等方面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第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人口是理解政治现象的最基本要素,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教育政治。从全球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当她的人民是现代人,她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她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回顾先行开启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所有成功经验都离不开依靠教育有机结合人口、人民、人心、人才,广泛动员民众,确保全体人民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人是现代化进程的主体,是推动和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执行者,人的需求、欲望、文化、价值观等要素对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这一关键因素,提升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类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构筑坚实的人才支撑体系,将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高度。
第二,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选择。支撑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是教育政策发展的核心使命。在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史中,教育通过科学知识传递、技能培养、创新激发等功能,提高劳动者科技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革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认为科学以认识世界为目标,是一般形式的生产力;技术以改造世界为目标,是现实的生产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生产的融合进程日益加快,催生大量与新技术紧密相连的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扎根前沿领域,蕴含新技术、新动能、新产业等要素指向,具备高质量、高效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质的跃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应对当前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发展要求、实践原则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创新性、前瞻性与引领性的要求更为迫切,依靠自主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维护科技安全、把握国际竞争主导权、保障国家安全。高校主动强化自主培养能力,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夯实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迅猛增长。
第三,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民生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守惠及全体人民的核心原则。教育是实现民生福祉不可或缺的途径,对于家庭而言,教育是首要关切;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教育是民生之本。每所高校培养的每位学生,直接关联背后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的福祉。社会学界认为,家庭是初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承载塑造个体社会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认知能力的任务。高等教育致力于提升个体生活质量、满足其深层次诉求,进而在宏观层面推动整体民生蓬勃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才智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深刻转变,人民群众对大学的期待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既是高等教育领域亟待下功夫写好的大文章,也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与民众福祉实现的关键支点。高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备、深入的知识架构,有效培育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同时,缩小校际、城乡、区域间教育鸿沟,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均等优质的教育机会,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革新教学手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构建出符合民众期待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民生追求提供坚实支撑。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逻辑进路
唯物史观认为,文明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既需探索文明的演进逻辑,揭示人类文明从非现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又需揭示不同文明在同一个空间平台竞技和交往的关系。作为紧密结合人类文明底蕴与我国历史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紧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妥善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新时代自主创新的基本逻辑。
第一,“古”与“今”的传承发展。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博大精深,紧密契合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民生发展的需求,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古代时期看,人才自主培养理念深受传统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博学、善于治理的通才与治才。德才兼备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德”更是被置于首要位置。从夏商周时期“大学”制度发端初显,至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蓬勃兴起,到秦汉一统天下后太学的规范化建设,再至唐宋时期书院制度与科举制的完善,每一次变革都深刻反映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进步。近现代以来,人才自主培养目标逐渐转向综合全面标准,注重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素养与卓越才能的专才与大师;随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更多人提供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回望近现代洋务学堂与京师学堂等一批高等学府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与国际接轨,教会大学、私立大学、解放区教育的发展,摸索着华夏大地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文化自觉”视野中,特定文化语境中的个体应对其所属文化具备深刻的自我认知,对该文化的起源、形成轨迹、独特属性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多年文化底蕴与历史传统,面对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的场景,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如何传承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石,蕴藏宝贵的文化教育结晶。从古至今,人才自主培养对象从精英阶层拓宽至平民阶层,培养内容发展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培养理念发展为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兼容并包,不仅顺应教育现代化潮流发展,更为推动现代化进程注入新活力。其次,面对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中的弊端与不足,秉持审慎理性的扬弃态度。在深入剖析和全面评估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最后,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生发于不同阶段,服务于时代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需积极改造、丰富、发展仍具有价值的传统元素,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创新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持久动力。
第二,“中”与“外”的辩证交融。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始终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动态交融。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国教育开始与西方教育思想碰撞融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的提出,标志中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吸纳西方教育的实用主义元素。维新派“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致力于扩大西学内涵,促进中国人才培养模式在保持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加开放地吸纳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在一些激进民主主义者中,“西化”思想曾居上风,西方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追捧。“五四运动”先驱者们提倡,理性看待中西模式,主张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与辩证借鉴,促使中国人才培养模式走向更加全面、科学的发展路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领域面临新的历史形势与国际环境,在学习、借鉴、反思苏联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调整完善自身结构体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以更加审慎开放的态度,处理好中西方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交流互鉴。首先,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是关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原则,必须坚守正确立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国情教情,持续探索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结合西方有益成果,进行本土化创新与发展,形成适合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最后,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和唯一标准。各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差异性与独特性,这是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所做的自主选择。对待他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保持理性的尊重与理解,以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推动世界高等教育繁荣发展。
第三,新时代的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必须在人才自主培养领域以坚定而连贯的步伐展开系统探索。在理论层面,积极倡导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等现代理念,打破时空界限,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体系,适应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要求。在实践层面,数字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教育资源均衡提供新的可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变革;学科交叉打破了学科壁垒,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支柱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立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努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首先,秉持开放心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推动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深刻变革,与新时代发展保持共情、共鸣与共振,深刻理解并响应其内在需求。其次,置身于不断演进的社会新环境与产业新要求之中,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多重关系,以主动的姿态调整创造。最后,勇敢面对新时代孕育的新生事物,积极行动、持续创新,完善人才自主培养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培养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行动策略
系统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事物、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人才自主培养也不例外,它是由培养结构、内容、条件、机制等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第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关键平台。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及其优势学科体系,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其基础性、根本性、系统性等特点,为人才自主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支撑,培养学生的原创思维与创新能力。其次,优化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我国高校类型层次多样,需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紧密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学科竞争力,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专业平台。最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新兴学科发展。积极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探索、分析、整合学科知识,摆脱单一学科路径依赖,以不同学科视角、学科方法、学科知识为驱动力,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新方法、研究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升中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
第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知识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也具有社会构建性,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逐渐显现成型。首先,树立本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术热情,唤醒学生内在动力,活跃学生学术思维。丰富学生理论素养,引导其关注社会现实,结合本土发展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其次,凝练本土学术概念。统一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鼓励学生打破西方话语的束缚,深入研究本土实践,凝练、提出并阐述具有标识性的本土概念,建立本土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概念谱系。最后,构建本土学术理论。培育专业、有担当的研究团队,形成学术共同体,增加师生交流频率、提高师生交流质量,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引导学生追溯学术脉络与理论起源,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洞察创新空间,构建本土学术理论。
第三,强化数字智能支持。随着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人才自主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树立人才自主培养的数字理念。充分把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的技术红利,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灵活性、便捷性。协同师与生、教与学、研与用,设计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方案,使学生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进行学习,推动教育向人本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其次,打造人才自主培养的数字载体。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智慧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扩展现实、虚拟现实等尖端智能技术,优化课堂实体环境,创设虚拟课程情境、沉浸式三维教室、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数字孪生空间,为学生提供智能化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最后,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数字思维。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强化运用数字技术改进学科教学的能力,推动数字化教学在育人领域深入应用。进一步融合学生数字思维与专业思维,培育学生数字抽象思维、数字创造性思维、数字发散思维等多元思维品质。
第四,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人才评价在高等教育具有“指挥棒”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制度能激发高校提高自主培养质量的活力。首先,健全适合的人才评价方案。确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评价标准与细则,引入多维度评价指标,有效评价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全方位考查学生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发现并反思不足,明晰补短板的着力点。其次,选用多样的人才评价方式。依据评价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生创新成果运用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社会评价等多种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整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及时反馈阶段性进展,调整学生发展方向和策略,实现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最后,发挥各类评价主体的作用。强化政府、高校、社会等相关主体在规则制定与实施中的协同合作,促进评价过程公平公正,确保评价活动的公开、透明,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与认可度,有效推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作者:周海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朱元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