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本科师范院校建设的攻坚期。为进一步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工作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1.专业结构不断完善。新增普通本科专业14个,专业总数扩大到29个,覆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师范类专业达到17个,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占比达到30%,基本形成以师范专业为主体,以非师范应用型专业为支撑的“学前+”和“+学前”专业结构布局。
2.学科布局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完成了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12个)和重点扶持学科(6个)建设期满考核,遴选了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11个)和重点扶持学科(11个),形成了以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工学学科门类为主体,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布局合理的多学科协同发展格局。
3.科研人才、团队建设初见成效。组建了校级重点学科团队11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团队11个;完成了首批124名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任期届满考核,遴选了第二批25名高层次人才,第三批18名高层次人才;遴选了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获批省级青年创新团队1个;获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
4.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4项,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7项,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专业建设不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成效突出,学前教育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心理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生物科学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自主分批次遴选建设13个校级“一流专业”。出台《本科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等68项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现代大学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6.人才培育模式不断创新。构建形成了以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线,职前职后相贯通,“校-地-校(园)-企”四方协同的“1-2-4”协同培养机制。全面启动实施了卓越班(实验班或创新班)培养计划和专业主辅修制度,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育人不断深入。
7.课程教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两轮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形成“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新增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2门。学校自主建设微课程56门,在线开放课程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公共通识课程110门。遴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4个、示范课程11门。引进超星尔雅课程438门。新增立项规划教材54部,出版教材30部,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
8.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项、省级教改项目9项,“四新”项目2个。自主立项校级教改项目41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特等奖1项。新增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1人,新建校级教学团队47个、“名师工作室”27个。24人次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3人次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
9.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围绕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提升”这一主线,基于“基础、综合与创新”三个层次,扎实开展“教育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构建“1-3-5”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全校实验实训室达到345间,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82个。
10.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五年共培养本科生11371名,专科生10684名,授予学士学位11359人。目前,在校学生总数为12398人,本科生占比提高至85%。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238项,其中国家级72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9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3项。55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学科布局不够均衡。二级学院之间、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分布不均衡,学科研究方向凝练不够,缺乏特色和优势。
2.科研创新能力较弱。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短缺,学科团队创新能力不足,高级别科研项目较少、高水平科研成果还没有突破。
3.专业结构不够科学。以“学前+”和“+学前”为主线的专业建设成效不够理想,新设专业布局不够科学、招生规模小、教学资源的整合度不高,尚未完全形成以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和依托的专业集群。
4.专业建设质量特色薄弱。专业建设积淀不足,规范性有待强化,尚未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总体水平不高。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和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总量少,转型发展、服务地方能力不足。教师教育、学前教育特色内涵支撑不够,建设成效不明显。
5.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升。青年教师比重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不高,教学单位对青年教师发展引导力度不够。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不明显,省部级教学竞赛获奖较少。
6.教学科研基本条件比较薄弱。科研用房、科研仪器设备不足,部分学科仪器设备、实验室场所不到位。实验室、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开放利用不够,管理水平低。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抢抓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历史机遇,遵循学科、专业、人才协同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质量革命”,规范管理、强化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服务、铸品创优,更好服务西部乡村教育振兴和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战略,加快实现学科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目标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科专业联动,构建“学科、专业、课程、学术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平台一体化建设”模式。加强重点(扶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管理;力争将1-2个重点(扶持)学科建设成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5个;做好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全日制在校生控制在13500人左右,全日制本科生年招生数稳定在3000人以上,本科招生专业保持在30个左右,建设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0-12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新增省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实现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全覆盖,力争省级教学成果奖取得新突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25亿元左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新增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300项左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0项左右。“职前职后相贯通、实践应用取向鲜明、学前教育优势突出”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调整结构、强化重点、彰显特色、优化布局”为目标,根据学科建设成效,按照“扶优、扶特”的原则建设1-2个优势特色学科。按照“学前+”和“+学前”的总体专业建设思路,理顺学前教育办学机制,集中力量办好学前教育及教师教育类专业,大力发展音体美等地方紧缺薄弱专业适当淘汰发展前景不理想、招生与就业形势不乐观的专业,建立完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2.加强“一流专业”建设。以“四新”建设为指导,以“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完成现有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任务,加大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培育,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0-12个,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落实《“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分类孵化遴选省级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确保省级卓越幼儿教师培养项目、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和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的全覆盖。
(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1.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遴选具有学科特色明显、教授比例高、科研成果集中度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相关学科开展建设,继续实施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建设,建设1-2个优势特色学科。设立“特色学科优势培育项目”,对特色学科加强资源整合,汇聚高水平人才,提升学科影响力;设立“传统学科特色培育项目”,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2.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围绕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开展创新研究。主动对接地方需求,拓展与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平台基地、资源投入和科研项目,在对接区域产业链和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中实现联动发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级儿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功能,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创新科研激励机制。立足学校实际,建立科研成果认定制度,从科研产出质量(原创性、严谨性、重要性、相关性)、非学术影响(成果对经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或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评估科研产出。加大对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创新,鼓励师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围绕学科研究方向,引进或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负责人,建设科研创新团队3-5个,完善科研团队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注重团队评价和考核。实施“人才+团队”的组织模式,实施“人才+项目”的运行模式,推进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落实人人“进团队、进平台、进项目”。每年投入相应经费,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善科研、能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形成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
3.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学校学科特色,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校企合作方面形成合力。培育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组织跨学科研讨与对话;主动与地方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开展研究,共建科研平台;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筹建工作。承办高级别学术会议,举办神禾大讲堂等讲座;加强科研成果、科研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
4.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完善学校技术转移制度,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鼓励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提早介入科研团队研发活动,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提高学校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立足学校基础和优势,加强学科建设,鼓励科研项目研究过程转换为教学过程,鼓励科研成果转换为优质教学资源,鼓励科技创新平台转换为实践教学平台。深化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进校校、校企、校地合作育人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对接,推动人才培养真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贯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着力在教师培养理念、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组建等方面扎实推进职前职后贯通,使职后培训反哺职前师范生培养,构建衔接师范生职前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教师终身发展的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在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及其他优势特色专业设立“卓越班(实验班)”。
3.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办学。积极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合作,谋划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本科生“海外交换学习计划”“海外实习计划”,通过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交换培养、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学习借鉴境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扩大我校国际影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五)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1.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平台”+“模块”为基本框架,按照“立德树人、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强化能力、培育特色”的基本思路,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科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克服课程设置“碎片化”倾向,提高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支撑度。
2.强化“五类金课”建设。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金课”建设与孵化。坚持应用驱动,完成自有优质课程平台建设并有效运行,着力推动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加强公共通识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总量。积极引进具有行业与社会影响力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模式的改革。
3.规范教材建设与管理。修订教材管理实施办法,组建教材建设委员会。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做好教材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管理工作,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教材排查。落实好“马工程”教材全覆盖基本要求。聚焦教师教育和学前教育特色教材、电子化教材和应用型教材建设,做好省级教材立项孵化工作,力争教材立项和获奖实现高层次新突破。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变革。以“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为抓手,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遴选“智慧教学之星”和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利用好“智慧教室”“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联合实验室、在线考试系统等资源条件,推广在线学习、在线协作、资源共享、教育大数据的常态化应用,打造高质高效智慧课堂,助推课堂教学“变轨超车”。
2.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树立“全面考核、突出应用,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课程考核新理念,逐步建立“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新模式,突出考核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分批次建设题库,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实施“师院悦读 阅读师院”学生读书计划。
3.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改革。加强体育艺术教育组织管理与投入保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艺术教育课程,推动劳动教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公共艺术教学模式,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教育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强化“红拳”项目培育,积极创建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定期举办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阳光体育运动会。
4.培育高层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奖项。打造“一院一策”重点教学改革品牌项目;重点推进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和教师教育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成果落地运用为标准,改进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项评价;做好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含“四新”项目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孵化。组织开展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做好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及其他重要成果奖的遴选,力争实现获奖质量和数量的新突破。
(七)强化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
1.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特点,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统筹安排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适当减少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扎实开展系列化的师范生从教技能考评,加强对师范生从教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办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建立实习档案袋,提高实习成绩在毕业资格审核中的权重,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实验室利用率。出台修订本科论文(设计)抽检等相关制度,全面启动毕业论文(设计)抽检。
2.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力度。以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目标,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力度,确保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增长大于10%基本要求;完成实验室建设候选项目库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创建省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儿童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实验室开放,启动“三性”实验教学项目认定、修订实验教学大纲、规范实验记录;健全实验室安全机制,扎实做好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3.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附属幼儿园,充分发挥其在全省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附属幼儿园为纽带,建设一批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校与附属幼儿园及实践教学基地间的沟通与协作,建设教师教育教改实验区。设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引领和服务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带动全省建成一批基础教育教改示范学校或项目。
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力争实现获奖数量质量新突破。创新第二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修订本科生学科专业竞赛组织与认定办法,发布国内重大可比性赛事指南,积极举办学术讲座、科普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踊跃参与科学研究、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做好省部级“双创”金课遴选孵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工作。提高学生教师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和巩固扶贫成果专项行动。
(八)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1.强化“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落实《陕西学校“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方案》,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落实好领导干部为师生讲思政课制度,办好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强化课程育人,做好新一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示范课程、教学示范研究中心和典型教学案例遴选。
2.加强基础教学组织建设。加强教研室建设,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选好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负责人,有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交流研讨活动。落实名师引领计划,加强以课程为平台的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名师+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教学研究引领示范作用。
3.办好教师教育教学竞赛。出台教师教学竞赛组织与认定办法,发布国内重大赛事指南,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重大标志性教学竞赛,强化赛前辅助指导。定期举办好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移动教学大赛、实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及手写教案评比、课件制作比赛、说课竞赛、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开展年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
(九)加强教学质量建设
1.确保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达标。对照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严格落实《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复评整改实施方案》,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基本条件,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高质量做好评建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评选。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落实本科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发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作用,促进专业教学内涵建设。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的多元评价机制,完善评教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指标。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健全教学质量整改监督机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全面启动师范专业认证。出台师范专业认证实施方案,系统开展培训学习,分类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按二级认证标准,依据不同学段要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二级学院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对标八个核心监测指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力争实现1-2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
4.努力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应对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扎实做好本科生招生工作。根据学校专业调整与建设情况,科学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制作各本科专业招生宣传片,加大新媒体平台推送力度,提升招生宣传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好优质生源基地学校试点遴选,广泛吸引优质生源,不断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
(十)凝练培育专业特色
1.凝练和培育专业特色。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原则,遴选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凝练专业办学思想、理念、精神提升专业文化理念;通过模式、制度、组织创新丰富专业文化感知;通过课程、师资、实训等教学基本建设和塑造专业文化的物质表征,凝练专业特色。
2.发挥专业特色的功能与作用。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支撑,保持专业特色的持久生命力;发挥专业特色在引领专业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直接领导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全面推进,逐步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度,扎扎实实落实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建立工作落实的责任考核体系,定期检查工作实施情况,对执行规划不力的单位,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制度保障
适时出台、调整相关学科专业制度文件,构建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科研团队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性、主动性的学科专业立项与资助制度、专业动态调整制度、科研教学绩效考评制度等,构建完善的学科专业建设制度体系。
(三)条件保障
资金投入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保障。学校财务预算要为规划执行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各单位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教育教学科研经费。要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与监控,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经费,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确保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