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上级规划 
     学校规划 
     规划参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发展规划-学校规划-正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十四五”继续教育工作规划
2022-08-29  

 

开展继续教育特别是教师培训工作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十四五”期间是教育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起步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为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提升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成长的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工作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坚持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非学历教育)并举,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历教育稳步发展。积极稳妥发展高等成人学历教育,搭建了学历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加强了校外站点建设,强化了过程监管,成人学历教育在籍人数由2016年的1200余人发展到2020年的5500余人。

2创新培训模式。按照“以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工作方针,创新分段培训、异地培训、合作培训等方式,推广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方法,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现场观摩、跟岗研修、返岗实践、校本研修相结合,自主研修、团队合作、导师指导相结合,任务驱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培训模式,先后承担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国际合作、省内外合作、教育援藏、教育扶贫等六大类培训项目,共培训中小学(含中职高职)教师和各类管理干部3万余人次。

3拓展培训项目。通过“阳光师训”“名师大篷车”等项目送培到20余区县,送培人数达1.1万人。通过送下去、请上来等方式开展教育扶贫,为陕西省10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培训骨干“种子”教师417人,为30多个贫困区县培训中小学教师校园长1万余人次;先后与英特尔、微软、乐高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培训。积极开展援藏项目,为西藏阿里培训骨干教师68人,举办全省教育局长培训班7期,参训局长420人次。培养省级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487名。2016年-2018年,与米脂县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开展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导主任和德育教师培训,培训教师176人。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教育培训品牌优势尚未形成。随着教育培训领域竞争加剧,培训工作内涵不足的短板日益突显,缺乏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研究,培训的模式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学校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培训项目较少,培训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2教育培训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管理服务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引领培训事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专兼职专家队伍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专业性的项目研发和拓展队伍。

3教育培训软硬件条件未能得到彻底改善。教育培训学院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培训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培训学员需求。

4教育培训业务拓展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缺乏走出去多渠道开拓培训市场的机制,业务拓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传统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全省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5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培训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治理体系能力水平还不高,系统完善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对过程性的监控和保障还不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国家和陕西省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贯彻国家《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十四五”教师培训计划等文件,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持续彰显优势特色,努力提升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教育培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助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

(二)发展思路

以建设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教师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聚焦继续教育工作的难点和短板,遵循建机制、强队伍、树品牌、提质量、扩影响的思路,以“国培计划”等省级培训项目立身、以学历教育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省厅工作为支持,推进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25年,在教育培训方面逐步形成以教师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做精做强做大干部、教师职后培训,努力办成精品项目、品牌项目;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拓展继续教育范围,逐步形成的专业多样、教学灵活的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工作在全省教师教育中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在学校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显著增强。

(二)具体目标

1做精做强做大国培省培项目。从2021年开始,国培省培的项目数量和经费到账力争每年递增10%以上。

2高质量服务陕西基础教育发展。陕西省设在我校的五个项目中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为省教育厅决策提供咨询和资讯依据。

3学历教育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成人学历教育在籍人数累计达到8000人以上。自学考试助学人数实现稳步增长。

4教育培训影响力进一步彰显。积极参与培训项目开发研究,在课题申报、成果培育、成果获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每年推出3-5项研究成果,力争获得1-3项省部级奖项。

5社会合作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与省内外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培训,合作单位、项目数量和到账经费数额实现跨越式增长。

四、主要任务

(一)做精做强做大国培省培项目,积极拓展其他项目

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培省培模式,推进高质量发展。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和管理队伍,在项目申报、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后勤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以教育局长、中小学名校长名园长、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学前教育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积极对接市县教育局,承接和协作开展县级教师线上线下培训。以“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内外培训工作交流,开拓创新,拓展延伸与省外、境外合作培训以及跨行业合作培训,寻找培训融资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具有特色的培训品牌,形成竞争优势,提升学校在区域内外、行业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巩固和保持成人学历教育规模

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积极稳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科学设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新增3-5个应用型本专科专业。巩固与建设好现有函授点,稳步拓展校外学习中心,争取在“十四五”末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人数累计持续提升。坚持公开公平、互利共赢原则,引进相关校外机构,稳步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自学考试工作。

(三)创新发挥省教育厅五个中心功能

健全完善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培训评估中心、陕西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等省级机构的日常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充实各中心机构人员,加强对各机构日常工作运行管理,发挥五个中心的决策咨询、管理服务、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职能。加强对省培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考核等环节的监控、评估与指导,建成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区,加强对全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指导。

(四)建立研训一体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

坚持研训一体,持续优化现有培训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网格化教师发展和教育培训体系。优化流程,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培训项目开发、质量标准研发、培训成果提炼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以高水平研究引领培训,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研究,以高质量培训践行研究成果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重点围绕学员需求、研修主题、研修目标、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专家团队、效果评估、持续跟进等方面开展研究,每年力争推出3-5项高质量研究项目,增强在国培省培项目申报中的竞争力。

(五)建立分领域专家团队打造教育培训名牌集群

以陕西省专家学者为主体,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担任首席专家,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专家团队,深耕厚植基础教育全领域,细分不同学段,聚焦培训质量提升,积极开拓培训研修业务,拓展师资互聘、资源分享、嵌入式培训、管理模式输出、校本文化建设等新业务,打造立足陕西实际和面向未来发展的教育培训名牌集群,以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我省基础教育发展。

(六)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服务基础教育研训

加强研训工作成果特色提炼总结,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服务陕西基础教育的平台作用,制作反映校教育培训品牌和特色优势的宣传材料(文稿和图片简介等)。面向培训学员,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成绩成就、做法模式、经验总结以及品牌塑造、范式创新、流程优化、提质增效等进行展示传播,打造教师教育建设成果交流、学习、推介的重要平台,把《教师教育》办成服务陕西基础教育教师发展和彰显研训品牌的特色名片。

(七)建设远程网络研训平台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2-3家有实力的远程教育机构,共建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和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网络上学分认定、课程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媒体化相结合的网络教育管理平台,提升线上培训综合实力。发挥好远程资源优势,积极拓展远程培训平台项目,提升学校培训的辐射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服务平台。实施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民办教育、家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针对特定学生的专门教育等的教育培训业务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树立党建引领学院工作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完善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健全规范培训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创新培训工作体制机制

创新培训体制机制,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培训工作的竞争力;改革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人员活力,提高工作绩效。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完善现有培训调研、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员管理、讲师管理、首席专家、在线培训、经费管理等相关制度,促进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培训事业行业内外影响力。

(三)加强培训工作队伍建设

统筹谋划好培训专家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培训专家队伍建设,通过专兼职结合、省内外结合的方式,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培训专家队伍。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选拔培育热心培训、服务意识强、业务能力精、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人员充实管理队伍,提升业务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益。

(四)营造高质量继续教育文化氛围

坚持职前职后一体化,凝练并打造体现培训职能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等,逐步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过度。探索建立培训文化指标体系,丰富课程文化,构建动态培训生态环境;完善制度文化,彰显培训专业化水平;夯实团队文化,发挥培训的造血功能;聚焦宣传文化,再塑教师培训文化形象,树立学校继续教育的品牌和形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