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为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3-2023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和现状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万兆骨干到楼宇、千兆到楼层、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网络结构。校园网所有设备均支持新一代IPV6网络技术标准及无线网扩展功能,实现了学校基础网络的搭建,校园网已初具规模,完成学校整体主网站和43个子站的建设,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精品课程平台建设等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加强了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数字化校园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校园网在技术性能、用户规模、信息服务和安全管理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下一步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足与问题
——网络设备逐渐老化、校园无线网覆盖区域少,校园网基础平台亟待升级改造。
——还未建立起科学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部门各自为政现象严重。
——公共信息化服务项目少,无法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队伍有待加强。
——重硬件轻应用,缺乏应有的信息系统建设预算投入。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遵循“需求驱动,协同共建,服务为本,创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创新型、智慧型、开放型的智慧化校园为目标,以“云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和基于“无线网络”的泛在学习、工作、生活校园环境的实现为重点,以经费投入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规划,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
——强化应用,需求驱动。加强应用系统建设,以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对数字校园的需求为根本导向;以需求推动发展,以显著的效益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领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重点规划,避免全面铺开,提高有限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
——立足高远,协调发展。树立高水平的建设目标,与学校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协调一致,既不过于超前更不滞后,注重建设效益。
三、发展目标
围绕“一个中心”(数据中心)、建设“两个体系”(信息安全和运维管理体系、信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搭建“三个平台”(网络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若干应用子系统),到2020年,基本实现校园数字信息的标准化、校园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一体化、校园信息应用的全面化、校园信息资源的丰富化、校园支撑平台的集中化,基本建成智慧化校园。
四、任务与举措
(一)数据中心建设
依托先进的机房环境建设,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建成一个绿色、安全、共享、虚拟化和云技术为主导的数据中心。在现有网络中心机房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必要的服务器、存储系统、安全设备和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备,实现资源的“池化”,提高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安全级别和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存储系统、远程容灾备份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数据交换、计算、存储、安全、管理和服务功能,为全校各类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建成高水平的校园数据中心,实现集中的云服务器中心、云存储和共享存储中心、统一的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机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等功能。
图8-1 智慧化校园整体结构
(二)信息安全和运维管理体系
建立完整、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建立先进的基于ITIL标准的运维管理系统,保障智慧化校园的有效运转。重点加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业务流程,完善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指标,设置流程负责人,制定服务优先级别,从而使IT管理逐步量化,工作明确,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
图8-2 服务台工作示意图
(三)信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根据规划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来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各规划建设子项目规范有序地进行。建立包括《网络工程建设规范》、《网站开发与设计规范》、《信息系统开发及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编码标准》等全校统一的智慧化校园标准规范体系(如图8-3所示),完善各类信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设。
图8-3 智慧化校园标准规范体系示示意图
(四)网络基础平台建设
依托现有万兆骨干校园网的基础,不断扩大有线网接入区域,实现全校的无线网络覆盖,广泛应用IPv6技术,按需扩容网络出口,实现一个畅通、泛在、能平滑升级到下一代互联网的高水平网络平台。进行“无线校园网覆盖”、“校园网络出口扩容”和“IPv6升级”建设。
图8-4 无线校园网示意图
(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网络协同办公,应用云桌面技术实现个人终端的虚拟化,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搭建一个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职工办公信息平台,并可实现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详细功能如图8-5所示:
图8-5 OA系统功能表
(六)桌面云平台建设
采用“云”+“端”+“管”的新型桌面办公模式,传统桌面PC虚拟化后托管在学校的数据中心,学校师生通过一台云终端访问桌面和桌面应用。而对于IT运维和管理,采用一体化云管理平台,达到桌面和终端的统一化管理。桌面云系统结构如图8-6所示。
图8-6 桌面云系统
(七)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依托合作厂商产品,结合我校需求,先期建设公共数据平台、身份管理平台、校园统一门户、移动校园门户和校情分析系统,为各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建设和整合提供支撑平台。
(八)业务应用子系统建设
建设功能完备的教学网络信息系统、远程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及数字化节能监管系统等重要的校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绝大部分管理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与智慧化校园的统一身份管理平台、信息门户平台、数据集成平台、一卡通系统的集成,将原有的校园网站群系统、电子邮件、教务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科研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在一个应用支撑平台下的所有应用系统的完全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
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智慧化校园建设重点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和业务部门的合作,以业务发展驱动建设。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服务归口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对学校信息资源以及各业务部门的组织与协调。网络与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信息标准、公共支撑平台的建设,各业务部门负责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各部门、院系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建立信息员制度,与实施部门建立固定的工作和联系制度。加强职能机构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实行岗前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培训考核机制。
(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加大对信息技术管理及服务部门的队伍建设力度,增加技术岗和管理岗位职数,建立一支专职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完善队伍的专业结构,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等不同专业人员的配置,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经费预算,加强技术支撑队伍人员培养,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信息技术支持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保障经费投入
以专项经费投入为主,以申请立项、校企合作建设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将常规预算、专项投入、自筹资费等方式相结合,使智慧化校园建设及运行经费投入充足并逐年增长。根据学校发展形势和师生需求,优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经费比例,逐步加大信息化运行经费投入。
(四)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交流合作
密切关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智慧化校园建设发展动态,加强高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与业界企业机构的深度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交流,博采众长,经验共享,适时进行调整规划中的项目结构和技术路线,密切关注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动态,积极争取和利用相关项目,加速我校智慧化校园建设。
(五)做好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培训推广
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推广活动,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保证培训的效果,让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学生、教师、校领导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系统的使用方法。
六、进度安排
(一)编制进度安排的依据
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设计框架,结合现有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条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对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需求的紧急程度,按照规划设计框架中各子项目内在的逻辑关系、技术要求,初步制定出我校智慧校园建设项目进度安排。进度安排应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二)建设规划的进度安排
详见《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智慧化校园建设规划(2016-2020年)进度安排》(图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