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上级规划 
     学校规划 
     规划参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发展规划-学校规划-正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规划
2018-10-28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加强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3-2023年)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和现状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特别是成功改制以来,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学前教育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国史、汉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2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旅游管理、体育学等6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基地平台建设快速发展,目前有挂牌设立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批准立项建设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已选拔高层次人才两批150人(其中包括学科带头人36人,学术带头人64人,中青年学术骨干50人),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科人才梯队;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逐步彰显,学科优势正在形成。

(二)问题与不足

学科发展不均衡,部分校级重点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方向、平台建设、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及社会、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高水平的学科与科研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省级重点学科尚未实现零的突破。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高水平科研获奖、高级别科研项目的数量相对较少;校级重点学科中,尚未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学科。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突破口,以评估考核为手段,以政策、经费综合配套为保障,以优化体系、锻造团队、强化优势、彰显特色为思路,实施“科教兴校”战略,努力构筑基础平台,推动学科整体发展和学校综合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校加快转型发展和顺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建设原则

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创建品牌”的原则,坚持学科建设规律与社会需求导向并重,重点学科建设与整体水平提升相协调,学科内涵建设与特色优势打造相统一的建设方针。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扎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学科体系,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学科知名度显著提升,学科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建成2~3个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学科的中上水平的重点学科,实现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力争建成1~2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及其研究方向,为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

——每个校级重点学科每年发表SCI、权威论文2-3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2项;到2020年末,出版学术专著50部,获省部级奖项10项,发明专利20余项,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以上。

——高质量完成两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争取“省级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

——力争获批省级学科带头人3~5人,培养和引进8~10名在省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建设12个以上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四、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夯实基础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体育学、艺术学、管理学、数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通过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融合,推进基础学科面向问题的研究,引导基础学科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基础学科对应用学科的理论支撑作用,提高基础学科的建设水平,形成我校基础学科的建设特色。

——优化学科结构。实施“扶特、扶优、扶强”战略,加快校级重点学科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转型升级步伐,做精做强传统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使学科结构持续优化。

(二)强化特色

——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生物学、中国史、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旅游管理等学科,力争使其成为省内的品牌学科。

——围绕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提出的办学定位和学校特色建设要求,以现有重点学科为基础,加快建设学前教育学、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使其成为省级特色学科,提升其对陕西地方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并争取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

——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发挥我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各院系、各教研室在学前心理、学前语言、学前健康、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等学科领域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群提供人才团队与学术成果支撑。

(三)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以转型发展为契机,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地方需求,以现有的校级研究所、两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跨学科创新研究和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力争形成2~3个新兴交叉学科,在基础教育研究、创业教育研究、产教融合开发研究、职业能力研究、智慧教育研究、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等方面形成支撑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的应用型特色研究领域。

(四)优化人才梯队

——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发挥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校级学术人才队伍结构,形成“金字塔型”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结构,将校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总数发展至180人左右。

——创新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每年开展一次“高层次人才”遴选工作,对入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实行科研津贴、聘期业绩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支持和促进学科领军人才的成长发展,加大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支持和培养力度。

(五)打造科研平台

——加强两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通过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和创新研究,组织编辑、出版《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丛书》,举办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建设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学前教育研究高地,确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按期通过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合格验收,积极发挥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在人才集聚、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辐射示范作用,确立我校在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和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品牌优势。

——创建省级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生物工程研究所和校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整合校内研究资源和实验设备,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主动融入省级产业联盟,积极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合作开发研究,创建“省级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立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组建新的创业教育研究平台,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设立研究—培训—孵化—服务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力争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授牌,加强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作贡献。

——建立应用型创新型研究机构。组建一批包括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职业能力研究中心、智慧教育研究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所在内的校级应用型、创新型研究所,为实现学校转型发展、教学评建和创建省级“一流学院”的目标,提供有力的学科引领和科研支撑。

——建立学校科学技术协会,形成各学科全覆盖的组织格局。充分发挥校社科联和校科协的纽带、桥梁和协同创新平台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学科建设专题会议制度。各教学单位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每学期召开1-2次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形成促进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学校、院系二级科研管理体制。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双轮驱动”的学科建设管理新体制;全面设立二级院系学术委员会,加强二级院系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建设;发挥校、院系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各院系确定一名领导分管学科建设,并设一名兼职科研秘书负责日常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兼职科研秘书的工作量减免按照兼职教学秘书同等对待。

——建立重点学科的分级、分层建设机制。加强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实施一级、二级重点学科的分级建设,坚持学科建设的年度检查评估、滚动考核,促进重点学科持续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发展。

——完善以立项评审、过程评估和效益评价为特色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实施全过程监控;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实行年度检查评估制度;学校对评估结论为“优秀”的校级重点学科增加10%的经费投入。

——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创新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深化综合改革、转型发展、教学评建和创建省级“一流学院”等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强化激励机制

——加强对校内研究机构的管理、服务与业绩考评。支持现有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对研究机构实行考核与评估,将研究机构的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人才队伍、机制文化与成果产出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大科研奖励激励,完善科研考核办法,发挥科研考核杠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落实国家鼓励创新、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扩大课题负责人经费支配自主权,大幅度提高成果转化收益的奖励比例,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潜力。

——完善学科建设的竞争、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学科建设内容实行阶段验收和年度考核,动态管理;向为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荣誉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学科条件建设

——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科研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加强科研管理数据库建设,实现科研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加大图书资源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增加购置学科建设需要的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硕博士论文数据库,逐步扩大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逐步充实专业期刊、外文期刊和科研专用图书;完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改善馆舍环境条件,建立院系级图书资料室,提供个性化服务。

——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应用开发三类实验室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共享创新中心、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优先保障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力争“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经费预算在原有基础上逐年递增15%以上。

(四)营造学科建设氛围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校上下形成学科兴校,学科强校的理念,及时地通过校园网、微信、微博、QQ群、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各种媒体宣传学科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成果。

——充分发挥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作用,积极筹建校级科协组织,加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设立“学术活动月”,动员各方资源和力量,办好“神禾大讲堂”和各类学术论坛、讲座,支持校内专家学者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积极构建全员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氛围。探索实施按职称下达科研任务的新制度,对教职工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定期评选和奖励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做好高级别奖励项目的申报组织与服务工作。

关闭窗口